系統公告
【有. 設計 uDesign 貼心提醒】
親愛的會員,為保障您的權益,帳戶使用安全,請記得定期更新會員密碼。
閱設計
走進部落,與佩刀的藝術美學相遇-高獻庭:「刀,是回家的鑰匙。」
2021/10/15 by 臺東縣政府
熾熱的陽光映照著寶藍色的太平洋,晴天的臺十一色彩總讓人移不開眼球,吹著海風一路向南,我們來到位於臺東的知本部落,又名卡大地布部落(Katratripulr),沿著在地人稱為「知本第二條路」的西昌路走,溫潤的木香引領我們緩緩前進,我們已到達今日主角-高獻庭的工作室了!一進到工作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顏六色的工藝牆,甚是壯觀,他邀我們坐下,以閒散的步調開啟談話。高獻庭,知本部落卑南族人,族名Kuciling Katatepan,現為藝術工作者,創作媒材以木頭為主,包括佩刀雕刻、傢俱客製、傳統器具製作、裝置藝術陳設等,其中以佩刀作品最廣為人知。





獻庭的佩刀以其精準的工法、精緻的雕刻以及獨一無二的刀柄刀鞘形狀聞名。當我們仔細欣賞桌案上的鬼斧神工,不難看出獻庭對文化的認同以及傳承的堅持。問起學習歷程,他回答:「我人生第一次雕刻,是在15歲那年。」獻庭的祖母擅長做傳統服飾,小時候他都會幫忙做些簡單的工作,對於用雙手創造實物這件事,他從小熟悉起,加上本身是一個愛畫畫的孩子,童年早已充滿創作能量。某次在家畫畫時,長輩問他:「你畫那麼久了,想不想刻刻看?」他記得當時很緊張地問:「真的嗎?失敗怎麼辦?」長輩只回:「試試看啊!」從此之後,獻庭拜長輩為師,跟隨他學習雕刻技藝。

自從專注於佩刀創作後,獻庭深刻體悟到,刀的每個細節都是學問,比如最簡單的刀鞘形狀,他重複畫了約莫一年左右才獲得老師的認可,無止盡的修改過程難免挫折,但穩扎穩打的訓練,也淬煉出他從細節建構起的審美。除了對基本功的要求外,獻庭的老師也相當重視文化觀念,表明「傳承」與「創作」必須分開看待,若選擇雕刻傳統圖紋則不可隨意竄改,才不會違背祖先流傳下來的精神,反之,若為創作則沒有限制。因此我們可在獻庭的作品中區分出壁壘分明的兩大主題,只要佩刀為傳統刀型,必定搭配傳統圖紋,與此同時,他也不忘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學。自從獻庭拜師學習部落工藝後,這是他一直謹遵的原則。





「對我來說,刀的意義有很多層次。」獻庭曾經嘗試過許多不同的創作形式,經過一段時日的摸索,才以佩刀創作為專精,問起為什麼選擇刀,獻庭說:「第一,從創作層面來說,雕刻刀與我息息相關。雕刻的本質,就是去除該刪減的部分、留下該保存的部分,而刀子在過程中坐擁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每一刀敲擊,都是一次重塑,呈現出來的視覺觀感與整體曲線都會有所變化,細究到刀痕之間的平衡感,雕刻的美從中淬煉而出。第二,從生活層面來說,刀子對卑南族男人的生命意義至關重大。大約10-12歲,男孩們會相繼住進部落的青年會所,我們稱為巴拉冠(Palakuwan),所有青年一起生活、學習與成長,並接受各個年齡層的考驗,而每當通過考驗,家族長輩就會贈與不同的刀子。起初,男孩們開始學習如何處理獵物、砍劈藤竹時,會獲得人生第一把刀,族語稱為Kamatr,是一把長度約15公分的短刀。而當我們年滿16歲,傳統上經過獵首的洗禮後,則會被授與一把禮刀,族語稱為Tazaw,主要於祭典儀式等需盛裝出席的場合佩戴。因此刀對我們來說,象徵著個體的成長,也代表著文化的榮耀。」



談完創作原則,獻庭說起了最精彩的創作過程!每一次雕刻前,他一定會先畫設計圖,確定圖紋後挑選適合的木材,每種木材的產地、硬度與紋路等特質都不同,這會大大決定作品的底氣,正式雕刻前會再次確認設計圖及木頭紋路是否和諧,微調後才開始動工,而除了刀鞘的雕刻外,刀柄的搭配更具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以藤編系列佩刀為例,獻庭在雕刻之前,做了不少前置作業,當他畫完設計圖後,發現要在生硬的木材上刻出柔軟的編織並不容易,所以他向曾祖父學習藤編,深刻了解藤編的重疊、高低、摺痕的樣貌後,才正式選材、動工。而藤編系列的刀柄,則一致選用獵物的身體部位或頭上的角,以意象來說,藤編圖紋的刀鞘如同容器,刀柄則像獵物一般裝載其中,獵人在山野中打獵的神態油然而生。獻庭打造的鬼斧神工,不僅視覺上驚艷眾人,更在文化面涵養深層的底蘊。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唱祖先流傳下來的歌,什麼時候輪到我們創作給老人家聽?」獻庭說,這是桑布伊(Sangpuy Katatepan)某次談話提到的想法,當下深受感動,也在他心中埋下一顆小小的種子。十年前,獻庭因緣際會到紐西蘭旅遊,於當地圖書館閱覽書籍時,看見毛利人因銀蕨的根莖會生成澱粉而將其視為生命之樹,更進一步將其轉化為圖騰並應用於生活,當下獻庭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回台灣後,他將筆筒樹轉化為幾何圖騰,在提筆的每個當下,埋在心中的種子漸漸發芽,他終於明白這正是他心之所向,他想做的不僅是延續祖先的智慧,更希望創造反應當代部落生活的圖騰,期許藉由藝術的力量拉起世代之間的連結,他相信當這股文化能量確實積累,卑南之美也將在往後的歲月中日益茁壯。最後,獻庭說他很喜歡一句話:「刀,是回家的鑰匙。」從日常運用、深刻了解到獨立創作,獻庭與刀的旅程相當不凡,當他越靠近文化,就越謙卑學習,但不管走了多少路,方向總直直向家行,不偏不倚。




文章來源/ ECHO TAITUNG臺東聚落回聲
文/圖 臺東縣政府

登入
如果您已是udn.com / udnfunlife.com會員,請輸入E-mail與密碼
E-mail / 手機號碼
密碼
驗證碼
為確保帳戶安全請重新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