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70年報史
聯合報 70年的新聞與歷史
山高我們高, 山低我們不低
慶祝70週年社慶,聯合報編印發行報史《聯合報70年》。
聯合報藉這部報史,面對歷史、面對讀者、面對國家,面對自己,面對未來。
聯合報70歲了,是台灣70年來碩果僅存的一家未曾易手經營的報紙。
聯合報70年的歷史,反映了台灣70年的歷史。
在這部報史中可以看到:
- 70年來世局的變遷、台灣的發展,如何由一天一天的新聞,在聯合報編採人員的眼中筆下變成一步一腳印的歷史。
- 三家無力獨自生存的小報如何併湊成「聯合版」,繼而整合為「聯合報」,再又發展為擁有12家報紙每日發行逾300萬份的華文最大民營報系,然後又在網路時代轉型蛻變成為台灣今日最大的新聞網站媒體。
- 進入數位網路時代,舉世所有的紙媒皆面臨新的考驗。聯合報系的經營心法是「數位匯流/多元營收」。如何由紙媒擴大到網媒,又如何在網路取得營收。聯合報系遇到的難題是什麼,聯合報系解題的方法又是什麼。這裡看到艱辛,也看到了療癒;看到挫折,也看到了成就。
- 政媒關係是媒體的主要生命紀事。70年報史可以看到一家民營報紙經過戒嚴時代又進入民主體制的歷程。在客觀上,這裡有「新聞自由」的客觀環境;在主觀上,這裡有「自由新聞」的主觀期許。這裡可以看到「正派辦報」的專業承當,也可聽見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說:「總統有任期,報紙無任期」。
- 記者與編輯是殊特的社會角色。報史呈現了他們的思想、性格、情感與能量。一位記者說:「以卵擊石,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一位編輯說:「我心裡有千層浪,不甘只露出飛沫兩三點。」這裡看到了他們的作品,也窺見了他們的靈魂。
- 聯合報在台北市忠孝東路的老報館改建為「聯合.大於」住商大廈,租金收入挹注為聯合報的經營資金。這是一個表現意志的故事,也可以作為人生啟示。
- 經過10年淬瀝,聯合報的旗幟「願景工程」要公共化了。這裡說出了聯合報要將這個工作與效益Beyond聯合報的抱負。
- 聯合報董事長王文杉如何領導的他的團隊,報史藉由一篇訪談QA,呈現他的思想、方法,願景與心路歷程。
他說:
「願景:我們努力讓台灣更好。」
「我可以將第四權化約為兩句話:監督有權力的人,關懷有需要的人。」
「我的承先是正派辦報,我的啟後也是正派辦報。」
「Passion &Compassion·
Together,we make future.」
70年,世局國是曲折,聯合報創造輝煌也迎對挑戰。70年,這部報史用幾句話道出70年的聯合報:
不論山嶺起伏,有上有下,但聯合報永遠走在山脊線上,山高我們高, 山低我們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