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
【有. 設計 uDesign 貼心提醒】
親愛的會員,為保障您的權益,帳戶使用安全,請記得定期更新會員密碼。
閱設計
後山小村見里山 豐南村吉拉哈艾部落
2014/08/26 by Green 綠雜誌
位於花蓮縣最南端的富里鄉,豐南村依傍在海岸山脈山腳下,有著一般山村的優美環境和恬靜的田園風光,不僅如此,村中的吉拉哈艾部落更以完整而獨特的石門圳和水梯田地景,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為花蓮縣的文化景觀,兼具農林漁牧等多元資產,展現里山倡議所強調的「社區—生態—生產地景」,持續性發展的文化地景範例。



緊密的社區夥伴關係

火車一路從花蓮南下,窗外縱谷平原上稻田一片油綠,映襯著不遠處的雲氣山巒,屬於花東的田野景色,總是讓人心曠神怡,久看不厭。花蓮最後一站——富里站到了,此區以金針花海和全國第一個有機村聞名,非旅遊熱季,月台顯得有些冷清,下車轉搭計程車到豐南村,司機剛好是當地人,一說要找某某人,他馬上點頭說是,那裡的每一戶人家他都清楚,對於原本默默無名的這個小村落,近幾年總有些外來者來訪,已經見怪不怪了。

車子停在一間雜貨店前,豐南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王晉英已經在門口等著,如同在電話一端的爽朗笑聲,熱情地招呼我們,還邀來了幾位幹部與我們聊聊社區發展的現況,他則是到廚房準備晚餐。一會兒滿滿一桌的當季菜餚端上桌,有劍筍、茄子、地瓜葉……,還有去年醃的梅子,在地的好滋味在餐桌上就是最鮮美的體驗。開放的路邊歇亭,往來的人車很自然和我們打招呼,餐桌邊圍著前、現任理事長、總幹事、協會解說員、東華大學李光中教授研究室的駐站人員,各自述說對社區發展的願景和限制,舉箸之間,已經感受到這個後山的小村落有著小而緊密的社區關係。



百年水圳的堅實文化

豐南村人口約五~六百人,65%是阿美族,設為文化景觀區的吉拉哈艾部落大約在1930年代從台東遷居到此開墾定居,依著地勢屯田築屋,開闢溝渠水圳,鄰近區域有自然山林、溪流、次生林、菓園、水圳、池塘、聚落等多元地景,水稻梯田分布於丘陵坡地,仍保存早期農業社會時代小面積而多層次的梯田景觀。社區的導覽員宋雅各開著號稱高鐵的鐵牛車帶領我們前往吉拉哈艾部落,沿著鱉溪行經有小天祥之稱的石厝溝溪交會處,雅克在橋上停車指著陡峭河壁上的水圳,我立刻了解這處李光中眼中的里山瑰寶,何以成為重要的文化景觀。陡直昇起高達數百公尺的岩壁和巨石散布的河床頗有幾分太魯閣峽谷的氣勢,就在接近河床的石壁上,開鑿出一條蜿蜒的水圳,雅各說這是祖父那一輩用人力一刀刀鑿出來的,有些地方還要用黃藤綁在身上懸掛在石壁上進行,工程相當艱鉅,後來雖以水泥加以整修補強,仍不失自然融合的景致。

坐在高鐵上慢慢的欣賞溪谷風景,穿越了兩座山洞,雅各不時注意山壁上的落石,去年公路總局原本預定要在此路段花大錢進行邊坡防治工程,但是水泥化的工程勢必破壞景觀,有違文化景觀保存的初衷,在當地居民與學者的討論與建議下,工程處同意另鑿隧道來解決安全問題,社區對於文化景觀保存的意義,也在這次正反意見中可以更清楚地表達意見,並獲得共識。



以爬岩鰍取名的部落

山勢越來越陡,接近吉拉哈艾部落的梯田也顯得不一樣,田埂是由大小不一樣的石塊堆疊而成,有些大石頭就地安置,一間民宅甚至就依著石頭搭蓋房舍,見證先民早期順應溪岸邊坡開闢梯田的景況,也因為地勢陡峭,田區面積小,機器難以操作,才能保留如今的美麗風貌。吉哈拉艾是阿美語台東間爬岩鰍的意思,大多數阿美族部落都是以植物取名,動物命名相當罕見,台東間爬岩鰍是保育類野生動物,剛好和此地的特殊性不謀而合。

村莊依山傍溪而築,目前僅有25戶人家,約百餘居民,雅各就是世居於此的阿美族人,山上兩區最美的梯田,其中一區便是他的田,站在田埂上瞭望四周景色,不規則狀的梯田鑲嵌在村落、竹林、果園、溪流之間,人為的開墾也可以和自然相融合的如此協調。由於坡度極大,為了水土保持,他說田埂不可以用除草劑,否則植物通通死了沒有護土功能,也不能讓草根長的太粗壯形成過大裂縫,兩者都會因大雨沖刷而崩塌,因此,田區的管理從來都不能中斷,而兩分地的水田也採用高標準的有機耕作方式,不灑農藥、不放化肥、為了水田生態的多樣性,採用人工除草、撿福壽的方式,所花的功夫比一般水田多好幾倍。我們跟隨著他腳步沿著水圳到源頭巡水,隱身於樹林間的水圳雖沒有石門圳的奇特,但是樹葉、土塊容易造成淤塞,雅各每隔兩天就巡視一趟,讓溝渠暢通,村落的居民也要負責管理和維護此區的六條水圳,以維持下方15公頃的梯田用水順暢。



部落公約的軟實力

為了形成共識,部落居民在登錄為文化景觀區的過程中,自發性召開部落會議,成立「吉哈拉艾文化景觀管理委員會」,分設水田組、水圳組、山川維護組,並訂定「吉哈拉艾部落公約」,以凝聚共識,為未來發展提供指引藍圖。公約的細則對於土地的利用、生活文化與生態資源都有清楚明確的規定,族人間互助、互重的精神也表露無疑,例如「為傳承部落Mapapaliu(換工)之美德與部落和諧,若居民或其家庭有任何事務時,委員會幹部應召集居民前往協助。」

水田、水圳和山川維護的辦法也頗有前瞻性,如禁止水田水泥化,鼓勵以健康友善的方式耕作,每年舉辦傳統耕作活動以傳統農耕智慧。水圳維護也避免過多經費的挹注,提倡在地天然資材的修復運用,王晉英理事長便提到,社區發展不能用錢做誘因,否則帶起來容易,一旦經費闕如就又回歸原點。里山倡議的核心概念是「社會—生態—生產地景」,交互影響並能持續發展,維持人與自然的和諧運作。吉拉哈艾因應地理條件形成的梯田景觀、沿山壁開鑿引水灌溉梯田之水圳系統,以及在地族群使用自然資源的傳統智慧,綜合形塑現今的文化景觀,難能可貴的是社區居民在發現自身文化的價值時,不躁進地追求建設,而是以文化認同為核心,社區意識為主體,多方的進行溝通,雖然進程慢,卻是最務實的做法。

小小的吉拉哈艾部落,正以它扎實豐厚的內涵書寫台灣的桃花源記,我們等著。



登入
如果您已是udn.com / udnfunlife.com會員,請輸入E-mail與密碼
E-mail / 手機號碼
密碼
驗證碼
為確保帳戶安全請重新登入